亚洲一区免费看-亚洲一区免费视频-亚洲一区欧美-亚洲一区欧美日韩-色黄啪啪网18以下免费进-色黄网站aaaaaa级毛片

    歡迎訪問浙江自考網!本站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務,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,非政府官方網站,官方信息以浙江教育考試院www.zjzs.net為準。
    城市:
    自考查詢:
    所在位置:浙江自考服務網 > 浙江自考復習資料 > 模擬練習 > 2020年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03709考前密押試卷及答案(單選題)

    2020年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03709考前密押試卷及答案(單選題)

    2020-06-28 15:20:23   來源: 其它     點擊:
    自考在線學習 +問答

      【導讀】2020年浙江自考考試日益臨近,不少考生們選擇題海戰術,多刷題,多練習,浙江自考網為廣大考生們整理了浙江自考復習資料、模擬試題,供練習參考。

    2020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03709考前密押試卷及答案(單選題)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  浙江自考模擬試題

      1、馬克思主義產生的客觀條件是

      A. 階級斗爭

      B. 資本主義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

      C. 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

      D. 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內在矛盾的尖銳化

      2、馬克思主義吸收了人類幾千年的文明成果,尤其是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了

      A、德國古典哲學、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十九世紀的英法空想社會主義學說

      B、黑格爾“辯證法”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的“唯物主義”的基本內核

      C、近代科學成果

      D、亞當·斯密和大衛·李嘉圖對資本主義經濟規律的研究成果

      3、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,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吸收了黑格爾哲學的

      A 唯物主義思想

      B 辯證法思想

      C 可知論思想

      D 決定論思想

      4、18世紀英國哲學家貝克萊提出“存在就是被感知”“物是感覺的集合”代表了那種哲學觀點

      A 相對主義觀點

      B 唯物辯證法的觀點

      C 唯心主義觀點

      D 詭辯論觀點

      5、我國宋代哲學家陸九淵提出的“宇宙便是吾心,吾心既是宇宙”代表了哪種哲學觀點

      A 相對主義觀點

      B 唯物辯證法的觀點

      C 唯心主義觀點

      D 詭辯論觀點

      6、“五行雜以成百物”,“聚則成形,散則成氣”元氣聚散以成一切有形物生長毀滅,這代表了

      A 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

      B 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

      C 唯心主義的觀點

      D 詭辯論的觀點

      7、恩格斯認為,全部哲學、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

      A 哲學與人類生存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系問題

      B 人與周圍世界的基本聯系問題

      C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

      D 關于人的本質問題

      8、以地球為觀測點,它上面的山川、房屋都是靜止不動的,這表明了

      A 事物的相對靜止狀態

      B 事物的絕 對運動狀態

      C 事物是客觀存在的

      D 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

      9、“ 坐地日行八萬里,巡天遙看一千河”這一聞名詩句包含的哲理是

      A 物質運動的客觀性和時空的主觀性的統一

      B 物質運動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統一

      C 時空的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統一

      D 運動的絕 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統一

      10、為了解決麻雀吃糧食的問題,采取大規模捕殺麻雀的措施,結果造成蟲災泛濫的事例違背了什么哲學道理

      A 事物聯系是普遍的

      B 世界是物質的

      C 矛盾具有特殊性

      D 事物是不斷發展的

      11、“ 沉舟側畔千帆過,病樹前頭萬木春。”“芳林新葉催陳葉,流水前波讓

      后波。”這兩句詩包含的哲學道理是

      A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

      B 事物是本質和現象的統一

      C 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

      D 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事物發展的總趨勢

      12、中國古代哲學家公孫龍“白馬非馬”之說的錯誤在于割裂了

      A 內因和外因的關系

      B 矛盾統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

      C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

     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

      13、下列選項中,正確表達了實踐含義的是

      A 實踐是人主觀的精神活動

      B 實踐是主觀創造客觀世界的活動

      C 實踐是應付外部環境的活動

      D 實踐是主體認識和改造客體的社會性物質活動

      14、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”陸游這一名句強調的是

      A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

      B 實踐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動力

      C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

      D 間接經驗毫無用處

      15、真理是有價值的,說的是

      A 真理是客觀的

      B 真理是發展的

      C 真理能滿足人的需要

      D 有用的就是真理

      16、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需要經過兩次飛躍。下列選項中屬于第二次飛躍的是

      A 進行社會調查

      B 分析實際情況

      C 理論付諸實踐

      D 總結經驗教訓

      17、“ 社會上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,則這種需要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

      向前進。”這說明

      A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

      B 技術推動了科學的發展

      C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

      D 科學進步是實踐的目的

      18、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區別是

      A 感性認識是可靠的 , 理性認識是不可靠的

      B 感性認識來源于實踐 , 理性認識來源于書本

      C 感性認識是對現象的認識 , 理性認識是對本質的認識

      D 感性認識來源于直接經驗 , 理性認識來源于間接經驗

      19、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是

      A 感性認識—理想認識—感性認識

      B 實踐—認識—實踐

      C 認識—實踐—認識

      D 概念—判斷—推理

      20、恩格斯說:“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造自然界而發展的。”這說明

      A 自然界是認識發展的動力

      B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

      C 人的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

      D 人具有認識自然的能力

      21、“真理和謬誤的對立,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才有意義”是

      A 形而上學的觀點

      B 唯物辯證法的觀點

      C 詭辯論的觀點

      D 相對主義的觀點

      22、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重要表現是它

      A 同社會存在發展的不同步性

      B 具有歷史的繼承性

      C 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

      D 同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

      23、馬克思根據人的發展狀況,把人類社會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會形態。這三大社會形態是

      A 原始公有制社會、私有制社會、共產主義公有制社會

      B 農業社會、工業社會、信息社會

      C 自然經濟社會、商品經濟社會、產品經濟社會

      D 人的依賴性社會、物的依賴性社會、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

      24、社會主義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

      A 改變社會主義制度

      B 完善社會主義制度

      C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

      D 實現社會公平

      25、自然科學屬于現代生產力系統要素,這是因為

      A 它是對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

      B 它能把生產力系統中的各個要素組合為統一整體

      C 它滲透到生產力諸要素中并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

      D 它是構成現代生產力系統的獨立的實體性因素

      26、以宏觀經濟經濟運行形式為基礎,形成的依次更替的三種社會形態是

      A 原始公有制社會、私有制社會、共產主義公有制社會

      B 農業社會、工業社會、信息社會

      C 自然經濟社會、商品經濟社會、產品經濟社會

      D 人的依賴性社會、物的依賴性社會、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

      27、人民群眾既是歷史的“劇中人”,又是歷史的“劇作者”,這是

      A 唯心主義的觀點

      B 折中主義的觀點

      C 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

      D 歷史循環論的觀點

      28、美國跨越了奴隸社會、封建社會,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。這說明

      A 五種社會形態劃分的理論是錯誤的

      B 社會形態的更替沒有規律可循

      C 它的發展違背了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

      D 它的發展是以世界范圍內的五種社會形態依次更替為前提的

      29、下列各組社會意識諸形式中,全部屬于觀念的上層建筑的是

      A 自然科學、道德、宗教

      B 法律思想、邏輯學、宗教

      C 政治思想、語言學、藝術

      D 法律思想、道德、宗教

      30、馬克思說“一切商品對它們的所有者是非使用價值,對它們的非所有者是使用價值。” 這句話表明

      A. 有使用價值的不一定有價值

      B. 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對它的購買消費者而言的

      C. 商品所有者同時獲得使用價值和價值

      D. 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統一

      31、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決定性條件是

      A 社會分工的出現和發展

      B 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

      C 勞動力成為商品

      D 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

      32、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

      A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

      B 價值和交換價值的矛盾

      C 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矛盾

      D 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

      33、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是

      A 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

      B 價值規律

      C 剩余價值規律

      D 貨幣流通規律

      34、支付工資的貨幣執行的是貨幣的

      A 價值尺度職能

      B 流通手段職能

      C 世界貨幣職能

      D 支付手段職能

      35、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,是由于把剩余價值看作是

      A 不變資本的產物

      B 可變資本的產物

      C 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

      D 全部所費資本的產物

      36、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的最典型的現象是

      A 生產過剩

      B 商品短缺

      C 長期蕭條

      D 持續高漲

      37、商業資本的職能是

      A 銷售商品和實現商品中的價值和剩余價值

      B 銷售商品和創造價值和剩余價值

      C 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

      D 補充流通領域的流通費用

      38、資本主義生產成本的構成是商品中的

      A 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的價值

      B 不變資本和剩余價值

      C 可變資本和剩余價值

      D 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價值

      39、借貸資本家貸出貨幣時

      A 既讓渡貨幣使用權又放棄所有權

      B 只讓渡貨幣的使用權沒有放棄所有權

      C 只放棄貨幣所有權沒有讓渡使用權

      D 既不讓渡貨幣使用權又不放棄所有權

      40、資本主義絕 對地租的源泉是

      A 農業工人的剩余勞動

      B 土地資本主義經營壟斷

      C 土地資本主義私有制壟斷

      D 土地的勞動生產率

      41、公式W`--G表示的是產業資本循環處于

      A 購買階段

      B 生產階段

      C 銷售階段

      D 實現階段

      42、資本家加速資本周轉的目的是

      A 提高平均利潤率

      B 提高年剩余價值率

      C 提高剩余價值率

      D 提高資本積累率

      43、從社會總產品出發考察社會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

      A 社會總產品的構成問題

      B 社會生產劃分為兩大部類

      C 社會資本再生產的比例關系

      D 社會總產品的實現,即社會總產品的補償問題

      44、壟斷產生的物質條件和基礎是

      A 社會分工的發展

      B 社會化生產力的發展

      C 商品經濟的發展

      D 資本主義企業規模的擴大

      45、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關系方面的一系列新變化表明

      A 其社會性質已經發生根本變化

      B 其基本矛盾已經徹底解決

      C 其社會狀況并無變化

      D 其社會發生了階段性的部分質變

      46、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,歸根到底仍然是

      A 國內市場競爭的結果

      B 國際競爭激烈化的結果

      C 壟斷統治加強的結果

      D 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結果

      47、利息的本質是

      A 剩余價值的特殊轉化形式

      B 使用借貸資本支付的報酬

      C 借貸資本所有權的產物

      D 具有自身特殊的運動形式

      48、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是

      A 《***宣言》發表

      B 《德意志意識形態》

      C 《資本論》

      D 《‘政治經濟學批判’導言》

      49、下列關于無產階級民主的觀點不正確的是

      A 無產階級的民主是人類社會挺高類型的民主

      B 無產階級的民主是絕大多數人的民主

      C 無產階級的民主是人民群眾有當家做主的權利

      D 無產階級民主是人民群眾享有完全的自由

      50、馬克思主義政黨是

      A 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

      B 是各個階級先進分子組成的政黨

      C 不接受任何非工人階級的人士加入的政黨

      D 可以吸收其他階級、階層認同黨綱、愿為其奮斗的人士加入的政黨

      51、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根本區別在于

      A 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

      B 所有制基礎不同

      C 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

      D 人們的精神境界不同

      52、無產階級專政的最終目標是

      A 無產階級是自己上升為統治階級

      B 完成社會主義改造任務

      C 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

      D 消滅剝削、消滅階級、進入無階級社會

      53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組織原則是

      A 集體領導原則

      B 民主集中制原則

      C 群眾監督原則

      D 個人負責原則

      54、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根本條件和基礎是

      A 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

      B 建立合理的分配機制

      C 人們的精神境界極大提高

      D 建立完善的民主制度

      55、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共產主義社會的第1階段通常是指

      A 社會主義過渡時期

      B 社會主義社會

      C 共產主義社會

      D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

      56、資本主義社會為自身被新的社會制度所取代創造的物質條件是

      A 現代無產階級

      B 社會化大生產

      C 馬克思主義理論

      D 市場經濟體制

      57、共產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的根本保證是

      A 社會制度的完善

      B 人們的思想覺悟極大提高

      C 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創新

      D 創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勞動生產率

      58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理論特征是

      A 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

      B 徹底的批判精神

      C 代表著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

      D 深刻的揭示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

      59、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是

      A 客觀辯證的看世界

      B 與時俱進

      C 不迷信權威

      D 自我批判

      60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方法是

      A、 精讀馬列著作

      B、 善于獨立思考

      C、 理論聯系實際

      D、 深入調查研究

      61、下列活動中屬于最基本的實踐活動

      A 處理社會關系的活動

      B 科學實驗活動

      C 服裝的生產加工活動

      D 油畫作品創作

      62、馬克思主義認為,實踐是

      A 主體能動的改造和探索客體的客觀物質運動

      B 主觀的精神活動

      C 人應付自然的生物性活動

      D 人們的日常生活活動

      63、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

      A 事物是客觀存在的

      B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

      C 事物是發展變化的

      D 矛盾是發展的動力

      64、生活和工作中,凡事掌握分寸,防止“過”或“不及”。這在哲學上符合

      A 內因和外因關系的原理

      B 量變和質變關系的原理

      C 共性和個性關系原理

      D 肯定和否定關系的原理

      65、見微知著,防微杜漸,是因為

      A 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

      B 原因必然引起結果

      C 外衣同國內引起作用

      D 矛盾雙方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

      66、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,對傳統文化必須批判地繼承。這種觀點依據的哲學道理是

      A 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原理

      B 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

      C 內容決定形式

      D 辯證否定的原理

      67、在客觀規律面前,人的主觀能動性表現在

      A 人可以創造規律

      B 人可以適應規律

      C 人可以改造規律

      D 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

      68、當代自然科學快速發展,科研成果層出不窮,從根本上說,這是由

      A 科學家的聰明才智決定的

      B 正確的科技政策決定的

      C 生產實踐的需要決定的

      D 環境和資源狀況決定的

      69、科學家尼葛龐蒂說:“預測未來的好辦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。”從認識

      和實踐的關系看,這句話對我們的啟示是

      A 認識總是滯后于實踐

      B 實踐和認識互為先導

      C 實踐高于 ( 理論的 ) 認識 , 因為它不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 , 而且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

      D 實踐與認識是合一的

      70、我們通過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各種感官感覺到一個梨子的各種屬性 , 在意

      識中把它們聯系起來形成了關于這個梨子的感性形象 , 這種反映形式是

      A 感覺

      B 知覺

      C 表象

      D 分析

      71、“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”的看法是

      A 主觀唯心主義

      B 客觀唯心主義

      C 辯證唯物主義

      D 機械唯物主義

      72、“真理是思想形式,是人類經驗的組織形式。”這是

      A 主觀唯心主義真理論

      B 辯證唯物主義真理論

      C 客觀真理論

      D 形而上學真理論

      73、“此亦一是非,彼亦一是非”的命題 , 其含義是

      A 強調真理的客觀性

      B 否認真理的客觀性

      C 強調真理具有客觀標準

      D 否認真理具有客觀標準

      74、“人的思維是否具有真理性,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,而是一個實踐

      的問題。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,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

      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。”這一論斷說明了

      A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

      B 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,標準

      C 實踐檢驗真理不需要理論指導

      D 認識活動與實踐活動具有同樣的作用和力量

      75、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, 它的作用是通過

      A. 生產者之間的競爭實現的

      B. 消費者之間的競爭實現的

      C. 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競爭實現的

      D. 價格機制、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實現的

      76、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根本原因是

      A 資本家占有豐富的生產資料

      B 資本家擁有先進的技術

      C 資本家購買和使用勞動力這種特殊的商品

      D 社會分工的深化

      77、資本主義相對過剩人口是指

      A 人口增長超過生活資料增長而出現的過剩人口

      B 人口增長超過生產資料增長而出現的過剩人口

      C 人口增長超過資本增長而出現的過剩人口

      D 勞動力供給超過資本對勞動力需求而出現的過剩人口

      78、資本主義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標志是

      A 議會制

      B 三權分立

      C 普選制

      D 民主共和制

      79、壟斷資本主義形成于

      A 19世紀末20世紀初

      B 18世紀工業革命以后

      C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

      D 19世紀四十年代

      80、壟斷資本主義產生并占統治地位是

      A 資本原始積累的結果

      B 爭奪短缺資源的產物

      C 生產和資本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

      D 資本主義國際競爭的結果

      81、金融寡頭在經濟上的統治地位主要是

      A 通過“個人聯合”實現的

      B 通過自由競爭實現的

      C 通過與國家政權相結合實現的

      D 通過實行“參與制”實現的

      82、壟斷利潤的產生說明了

      A 壟斷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

      B 價值規律作用的形式發生了變化

      C 價值規律不再起作用

      D 壟斷可以更充分的轉移價值

      83、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中社會經濟生活實際上的統治者是

      A 工業資本

      B 農業資本

      C 銀行資本

      D 金融資本

      84、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

      A 消除生產無政府狀態的壟斷資本主義

      B 資產階級國家同壟斷資本相互分離的壟斷資本主義

      C 資產階級國家同壟斷資本相結合的資本主義

      D 帶有社會主義因素的壟斷資本主義

      85、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經濟的干預

      A 從根本上解決了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階級矛盾

      B 改變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性質

      C 使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形成了利益一致

      D 沒有改變勞動者受剝削的地位

      推薦閱讀文章:2020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03709考前密押試卷及答案(填空題)

      【結尾】以上是2020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03709考前密押試卷及答案(單選題)相關內容,更多關于浙江自考自考解答、報名報考、自考院校動態等信息,請關注浙江自考網,為廣大考生提供更多浙江自考訊息!

    浙江自考助學報名預約

    我已閱讀并同意《用戶隱私條款》

    上一篇:2020年浙江自考《大學語文04729》考前密押卷(二)名詞解釋、解析題
    下一篇:2020年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03709考前密押試卷及答案(填空題)

    浙江自考網提升便捷服務
    距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時間 175
    【請廣大考生提前備考】
    加入浙江自考公眾號
    浙江自考網
    微信公眾號
    (掃一掃加入)
    加入浙江自考交流群

   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

    與考生自由互動、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、解答。

    掃碼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

    進入在線做題學習

    查看了解自考專業

    查詢政策公告

    進入歷年真題學習